台南夜間景點推薦|全台唯一風神廟~周鍊燈光大師的減光藝術與許荷西的風神像


建於1739年清乾隆期間的風神廟,是全台灣唯一一座主祀風神的廟宇。
所在位置是原本大西門旁的南河港、安瀾橋邊,所以在此建造了風神廟,護佑來往船隻舟行平安。




廟前還有一座接官亭古蹟,這是中國過來的官員抵達府城的第一站,他們會先在此停靠,感謝風神庇佑後,才進入府城。

這是府城僅存的四座石坊之一,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座,以花崗石及青斗石打造而成。


風神廟 
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(康樂街上)
週一~週日07:00~21:00



風神廟是座迷你的三合院形式廟宇,靜落於民權路與康樂街口。

廟宇規模雖不大,但經國際燈光大師周鍊的減光設計後,成為府城夜間最獨特、溫暖的一盞明燈。
廟宇所在位置距離海安路及神農街都不遠,很推薦晚上過來看看。



廟內主祭壇中間為風神,一青一紅的水神與火神隨侍在旁。
背後的神情靈動的神龍彩繪,為潘岳雄大師的作品。


神案兩邊來立著兩尊罕見的雷公與電母。


嫉惡如仇的雷公,神態相當生動,雙眼晶亮有神,呈鳥嘴鳥爪、手執斧鑿、腳踏皮鼓。


對面則是手持明鏡的電母。(被誤會浪費食物而遭雷公霹死的寡婦,但我覺得這個傳說有點怪怪的,在此略過不提,有興趣者可自行問一下古哥大神。)



兩側另還奉祀觀音與福德正神、天真古佛、武財神。



現在的周區街景已經跟以往大不相同了,從廟內的畫可一窺當年的景色。



小巧的建築樣貌再加上近年所進行的「光之廟宇」計畫,風神廟的夜景,有別於其他廟宇。

燈光大師周鍊以別出心裁的減光手法,改變光源的照射位置,減少一般廟宇常見的顯耀眩光,讓廟宇紅色的牆面與簡單的線條勾勒,與周區環境融為一體,呈現出一種溫馨寧和的聖光。


廟宇側面小巷望向風神廟。


廟宇的兩根中樑寫著「兩儀四象」,抬頭往上看可看到四隻大象,兩側則有靈龜跟龍馬兩隻神獸,這些取自易經的太極、八卦,具辟邪效果。



除此之外,寺廟對面的風神彩繪,是我自己除了普濟殿威靈王的壁畫外,最喜愛的廟宇藝術。

這幅壁畫也是許荷西畫家的作品,構圖之前畫家特別做了些研究,發現二十八星宿之東方七星宿中的箕星,即為擁有興風神力的風神。

而風神的樣貌因時代文化背景有所不同,有的是鳥頭人身,有的則為魚頭人身,或甚至風后的面貌,明朝時則改為將軍之姿。

既然如此,畫家就乾脆繪製自己心中的風神樣貌。

(因民間還有「箕水豹」主風之說,所以壁畫下方蹲坐著一隻雲豹。)



許荷西畫家的風神有著一股飄逸、超凡的氣息,令人為之嚮往。

近看壁畫的繪法還真是特別。


2016年風神廟的石造鐘樓因美濃大地震倒塌,修復完成後,2019年10月5日盛大舉行入火安座儀式,其中包括查夜出巡。



查夜出巡當晚,我們在儀式開始前抵達風神廟,廟前早已聚集了許多信眾。
看到工作人員認真專注地繪臉,以及儀式期間毫不含糊的舞動,讓人不禁心存敬信。

台南府城的傳統文化保存,是因有這麼一群人認真維護、傳承下去的吧。

風神廟夜景


府城獨特的聯境劃分

以往府城以廟宇劃分為不同的共同聯防區域,風神廟是三協境的主廟,聯合周區的南沙宮、金華府及藥王廟為共同防禦區,也就是以往古城外五條港的南河港與南勢港這區。


周區小巷遊逛


參觀完廟宇後,推薦往風神牆旁的長巷鑽,內有些可愛的老宅。



資深居民用心栽種的花草,以及漆著粉紅、舒服藍、天然綠的小門。



金華路張土魠魚羹


逛完風神廟,可由側面的小巷走到金華路,由民權路往民族路方向走,就會看到路口旁的張土魠魚羹,這是我個人覺得魚肉肉質最優的一家。

我自己習慣點米粉麵,既可吃到口感細緻的米粉,也可咬到口感飽潤的油麵。

民權路往神農街的大廈廊道裡,隱藏著一家汕頭意麵的始祖 - 劉家汕頭意麵,也相當推薦。



延伸閱讀



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意見